熊丙奇 博士
知名教育专家、著名高考志愿咨询及职业规划专家、上海交通大学博士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、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、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。

主编、编著、著作图书有:《高考模式与高中生职业规划》、《中国教育的100个诊断报告》、《大学有问题》、《体制迷墙》、《天下无墙》、《教育熊视》、《步入大学》、《成功宝典》、《大学生创业》、《高校学生工作者手册》、《青春档案》、《迈向成功》、《网络文明》、《直面就业》等20种30余版次。作品获得教育部、上海市奖励20余次。是《北京青年报》、《东方早报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第一财经日报》、《新京报》、《南方都市报》、《深圳晶报》、《珠江晚报》、《现代教育报》、人民网、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等专栏作者。2009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、腾讯网联合评为“年度致敬之教育时评家”,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。熊教授新浪、腾讯博客点击率达千万。
2010年4月8日,熊教授受教育部邀请,作为与会11位代表之一,参加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座谈会,为国家教育事业建言献策。
熊教授对我国高考政策有着深入的研究,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高考改革的研究,堪称我国民间“高考改革”第一人,熊教授也是最早提出“平行志愿”、“自主招生”、“多校联考”概念的学者之一,更有着8年的实际高考咨询经验。
熊教授寄语
各位考生、家长朋友们、在线的网友们:
你们好!
从2002年我开始主编上海教育杂志《高招特刊》起,每年我都要与成千上万的家长“面对面”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深刻感知高考对于每个家庭、每个家长、每位学生来说,意味着什么。
曾经有人告诉我,为考生咨询高考志愿填报,对于学者来说,“太低端”了。这令我万分吃惊。我不知道他们所说的“高端”是什么,但我知道,高考志愿填报与高考录取,从学术角度说,在当今中国,初步完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社会分工,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,这不但关系到即将展开的大学学习生活,更对整个人生产生深远影响。
过去八年的高考咨询经历一再告诉我,认真做好高考咨询,是与向国家建言献策同样重要的事。前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定位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,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;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制度的建设,促进更多学生健康成长。
与其他高考咨询专家的咨询不同,由于我工作在高校,且一直关注我国教育政策,因此,高考咨询具有以下特点:
一是将政策解读、往年信息充分结合,力图家长和考生简便操作。让家长和考生详细了解高考政策,以及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寻求有用信息,然后加以比较选择,其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。去年我在江苏地区咨询时,不少家长告诉我,他们研读高考政策近一年,却还不知道该怎样填报志愿。在多年的上海高考咨询中,我发现,一些在专家看来极其简单的概念,家长们却要耗费很长的时间,而由于基本的概念理解错误,造成高考志愿填报失误。
二是将志愿填报与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。高考并非求学的终点,选择一所学校、一个专业,是为了更好地学习,更好地发展自己,脱离长远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考志愿填报,有可能在高考录取时,是成功的,但置于未来的长远发展中,却有可能是“失败的”。因此,我经常原意站在求学角度、就业角度,来看高考志愿,引导考生分析的个性、兴趣,然后结合实力,定位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,避免出现“郁闷”志愿。
当然,任何咨询,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,都是“外因”,拥有最终决定权的是考生自己,为此,我们希望这样的咨询,能给每个考生更充分的信息、更简便的方法,以让他们能有更好的志愿定位。但愿本书的信息和方法,能助所有考生一臂之力。
需要提醒的是,由于招生政策不断调整、数据统计口径各不相同,因此家长和考生在确定最终志愿学校和专业时,需用学校提供的最新政策和数据,而我本人也会在各种讲座咨询中,为各位家长、考生尽可能提供最新的信息。但不论信息怎样变化,基本的志愿填报方法和技巧,将受用于整个志愿填报过程。
祝愿每位考生高考顺利!选到适合自己、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学校和专业,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!
熊丙奇
2011年元月
媒体报道
-
学霸是怎样炼成的安徽卫视
-
著名教育家熊丙奇教授寄语网易公开课网易报道
-
高校招生乱象并非偶然东方新闻报道
-
高考是否应该改到双休日看东方报道
-
出国班:红火背后有尴尬看东方报道
-
南科大:迈出教改第一步 自授学位面临挑战东方新闻报道
-
熊丙奇教授做客《风言锋语》
聊聊20出头如何走上成才之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报道 -
熊丙奇教授做客《风言锋语》
谈谈有偿家教屡禁不止的背后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报道 -
熊丙奇:现在的自主招生是“伪自主招生”凤凰网
-
熊丙奇:自主招生是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CCTV13
-
上海:圈生源 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CCTV13
-
专家:自主招生纷争源于“程序”错位CCTV新闻
-
高校“战争”:取消联考各方看法不一广西卫视
-
复旦大学招生老师披露高校招生乱象安徽卫视
-
中国高等教育的困惑与改革世纪大讲堂